學習啦>創(chuàng)業(yè)指南>其它創(chuàng)業(yè)知識>

殘疾人個人創(chuàng)業(yè)事跡

時間: 隆佳771 分享

  殘疾人作為弱勢群體,其就業(yè)問題是一個社會難題?;ヂ?lián)網的快速發(fā)展為殘疾人創(chuàng)業(yè)和就業(yè)提供了一個契機,越來越多的殘疾人通過網絡創(chuàng)業(yè)實現了就業(yè)。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殘疾人個人創(chuàng)業(yè)事跡相關文章。

  案例1:葉百金:無腿用手走出生活路

  15年前的一天,18歲的小木匠葉百金在德安縣城建筑工地打工。一天,正裝著模子版時,一塊一噸多重的水泥預制板跌落,朝他砸了下來。雖然經過搶救保住了性命,但雙腿沒了。那一天成了他永遠無法治愈的痛。

  黑暗從此降臨。父親早逝,母親六七十歲了,兩人相依為命,一日三餐全靠母親送到床前。一天,看著母親滿頭的白發(fā)和顫巍巍的身影,葉百金開始問自己了:你就這樣天天長吁短嘆?你就這樣夜夜垂淚?你不是還有雙手嗎?你不是還有一顆不算笨的大腦嗎?你不是聽過不少殘疾人身殘志不殘的故事嗎?葉百金冷靜地考慮著自己將來的路該怎么走這個大問題了。

  怨天尤人解決不了問題。該干些什么才能養(yǎng)活自己,才能使自己不成為一個負擔呢?葉百金想,自己所在的豐林鎮(zhèn)昌河新村,離縣城有10多里遠,100多戶村民的油鹽醬醋,都要到縣城去購買。我辦個商店吧。

  他做點小本生意的想法得到了母親和兄長的贊成,便民商店的牌子掛了起來。開始,是靠母親和兄長時不時地到縣城去打貨,不想生意像滾雪球似的,慢慢做旺了,附近村子里的人,也到他這里來買東西。他便花了5000元,買了一輛殘疾人專用車,用于跑縣城進貨。碰到鄰村的人忙,托個口信給他,他就駕著車子,把人家需要的東西送上門去。

  起初只是賣些日雜、副食、小百貨。一次,看到本村人從縣城剁肉回來,葉百金靈機一動:我何不把商店做大一點,也賣魚、肉、蔬菜呢?他為自己的想法激動不已。

  坐在椅子上,他熟練地拿著剁肉刀,問來買菜的人:你要哪塊肉?帶不帶排骨?乍一看,還真像菜市場里的賣肉師傅。

  葉百金說,雖然空無了雙腳,但生活的路還是要靠自己走,天上不會掉下餡餅來。

  案例2:戴榮華:快樂在空無影像的世界

  戴榮華是個盲人,戴榮華在南昌盲校學到一手精湛的按摩針灸技藝,戴榮華在縣城開了一家按摩中心。每天中心一開門,就有患頸椎病的、患腰椎間盤突出的人跨進門來,連一名韓國客商也屢次前來求醫(yī),著實給這個小小的診所帶來了名聲。

  9歲那年,戴榮華突然雙目失明,從此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永遠在那雙幼稚清純的瞳孔里定格。他還是個充滿夢想的孩子啊!命運無情的打擊給他和家人帶來的痛苦,是永遠都無法用筆墨來形容的啊。

  在命運面前,是順從,還是抗爭?戴榮華不想低頭,不想成為父母的累贅。他被家里安排到南昌盲校學習。8年一晃就過去,他勤學苦練,掌握了推拿按摩的手藝,回到了德安。

  盲人按摩中心開張了,戴榮華感到自己空無影像的世界豐富起來,生活變得有意義了。當人們解除了病痛,離開診所前夸著他手上工夫好時,是他最高興的時候。

  從小就經歷了那么一場磨難,使戴榮華內心充滿了同情和善良。遇到前來救治的是殘疾人或家境困難的人,他就主動減免治療費用。從前年5月開張到現在,已為困難患者減免治療費多元。

  一天,一個被骨質增生困擾多年的農村盲人來到診所。戴榮華一聽到對方也是盲人,倍添同情和憐憫,熱情地拉著他坐下,為他治病。一星期后,患者病痛消失了,戴榮華把他送出門,分文未收。去年,有個叫楊洋的小孩子,只有半歲,不幸患上了先天性斜頸,四處治療空無效果,戴榮華為孩子做了6次按摩治療,先天性斜頸竟神奇地痊愈了。

  現在,為了帶動殘疾人就業(yè),戴榮華正毫不保留地將自己學到的按摩技術教給別人,陳玉英、李宗春、王德華等6名盲人從他這里學到技術后,紛紛開起了自己的按摩中心。

  有人問:你把技術傳給了別人,就不怕砸了自己的飯碗?戴榮華說:有飯大家一起吃。我一個盲人,還能給社會作點貢獻,活得真有意義,太使人高興了!

  案例3:殘疾人創(chuàng)業(yè)典型事跡

  一、錘煉意志的四年

  1983年,谷秀全懷著憧憬和夢想,頂替父親來到了長江重慶航道局豐都處白沙坡信號臺,成為川江航道一名信號工。偏僻的環(huán)境,單調的工作,拉信號、買米、買煤、挑水、煮飯……一下就將她的夢想擊得粉碎。原以為信號工很浪漫的她從憧憬中回到現實,面對的是比常人更多的障礙和困難,自幼患上小兒麻痹癥使她行走不便,常人擔一挑水約需20分鐘,而她擔半挑水就需1小時,買一次米幾乎要耗去5個小時。生活的不便,個別人的冷嘲熱諷,常使她夜不能寐,每當夜深人靜時,她反復地問著自己:“我的選擇對嗎?殘疾人能干好信號工作嗎?”在彷徨和猶豫之時,張海迪、吳運鐸、保爾.柯察金的形象又浮現在眼前。“不行,絕不能讓人瞧不起,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做生活的強者!”她在心里發(fā)著誓。戰(zhàn)勝自我的谷秀全,象換了個人似的,工作上她虛心向老師傅請教,向書本學習,很快就熟悉了信號工作。為了給行輪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她仔細琢磨,細心觀察轄區(qū)航道水流、態(tài)勢、過往船舶噸位、航速,測算出各類船舶通過控制河段的時間,準確、及時地指揮著行輪安全通過控制河段,贏得了行輪的好評。生活上她深知自己是殘疾人,要適應信號工作的生活,就必須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勞動,為了不影響工作,她常常利用休假或空閑時間備好一段時間的生活用品。挑水,一次不行,就多挑幾次,電瓶拿多了走不動,就提幾個走幾十米,又再返回提幾個,往返數十次。白沙坡4年的信號工作,磨練出她堅強的意志和毅力。

  二、愛的奉獻

  殘疾人更需要愛,可是身有殘疾的谷秀全卻充滿了對他人的愛,她十分珍愛與她朝夕相處的姐妹們。雖然她行動不便,為讓其他同志能多休息,自己經常冒雨或頂酷熱步行到3公里外的郵電所交本臺的電話費,同志們都關心地說:“你的腳不方便,以后就不要去了,讓我們去吧。”但她執(zhí)意不肯。臺上職工譙懷玉的父親因病到重慶醫(yī)治,需譙懷玉隨行照料,谷秀全就連續(xù)當班一晝夜。女工熊德榮懷孕后,谷秀全數次跛著腿,陪她上醫(yī)院作婦檢。一次意外,懷有身孕的熊德榮險些流產,谷秀全與臺上職工主動換下熊德榮,擔負起值班任務。一段時間,信號臺周圍不安全,有的女工深夜值班不敢出值班室發(fā)信號和觀察航道狀況,谷秀全就陪著女工,為她們壯膽,一起出門發(fā)信號,觀察轄區(qū)航道。李勝祥師傅剛來臺時,由于炊具等生活用品沒帶來,她就主動拿出炊具、燃料給他。前年,豐都航道處維修站一女職工遭遇不幸,她帶頭捐款。社會發(fā)動給殘疾人捐款,她也積極響應。在谷秀全的愛心感召下,臺上職工親如一家,塑造出了“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幫助,相互支持”的“四互”班組團結精神。

  三、信號臺的領頭雁

  四、做個優(yōu)秀的信號員

  峽江深處的航道產生了一位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消息傳來,長江航道乃至長航全線職工精神振奮,而谷秀全知道自己作為一名工作在生產第一線的代表,要不辱使命,還要加強學習,努力工作,在長江航道信號崗位上實踐好好“三個代表”。因此,工作之余,巡回演講途中,都可以看到她學習的身影,她所在的單位也從政治上關心她,生活上照顧她。谷秀全出差多,回到信號臺,她心里總有一種對不起臺上同志的感覺,認為自己出差在外,給臺上其她同志增添了負擔,雖然臺上早已用上了照明電、安上了自來水,但她一回到臺上,總是搶著搞清潔、做衛(wèi)生,在信號臺那蜿蜒的小路上,人們時常還可以看到她跛著腳前去交電話費的身影。臺上的姐妹們都說谷秀全變了,變得觀念更新了,責任心更強了,說話更在理、更讓人信服了。谷秀全所在單位黨組織的負責人說:谷秀全沒有變,她質樸謙虛的品格、共產黨員的本色沒有變。

  變的是觀念,不變的是信念。谷秀全所在的忠縣信號臺,隨著明年6月三峽工程一期蓄水將失去存在的功能,而僅重慶航道局就有近千人將失去崗位,現在谷秀全帶著她的姐妹們堅守在信號臺上,她要站好最后一班崗。在她的身后,是一串堅實的腳印。

668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