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知識大全 > 知識百科 > 百科知識 > 古琴基礎(chǔ)知識古琴結(jié)構(gòu)介紹

古琴基礎(chǔ)知識古琴結(jié)構(gòu)介紹

時間: 謝君787 分享

古琴基礎(chǔ)知識古琴結(jié)構(gòu)介紹

  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為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那么你對古琴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guān)于古琴知識的內(nèi)容,希望大家喜歡!

  古琴的歷史

  古琴是漢民族最早的彈弦樂器,是漢文化中的瑰寶。它以其歷史久遠、文獻瀚浩、內(nèi)涵豐富和影響深遠為世 人所珍視。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實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來歷代都有古琴精品傳世。存見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譜百余種,琴曲達三千首,還有大量關(guān)于琴家、琴論、琴制、琴藝的文獻,遺存之豐碩堪為中國樂器之最。古時,琴、棋、書、畫并稱四藝,用以概括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歷代涌現(xiàn)出許多著名演奏家,他們是歷史文化名人,代代傳頌至今。隋唐時期古琴還傳入東亞諸國,并為這些國家的傳統(tǒng)文化所汲取和傳承。近代又伴隨著華人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成為西方人心目中東方文化的象征。

  古琴的文化

  在中國古代社會漫長的歷史階段中,”琴、棋、書、畫”歷來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yǎng)性的必由之徑。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寄寓了文人風凌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tài),而在音樂、棋術(shù)、書法、繪畫中居于首位。“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簫撫琴、吟詩作畫、登高遠游、對酒當歌成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動寫照。春秋時期,孔子酷愛彈琴,無論在杏壇講學,或是受困于陳蔡,操琴弦歌之聲不絕;春秋時期的伯牙和 子期“《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成為廣為流傳的佳話美談;魏晉時期的嵇康給予古琴“眾器之中,琴德最優(yōu)”的至高評價,終以在刑場上彈奏《廣陵散》作為生命的絕唱;唐代文人劉禹錫則在他的名篇《陋室銘》中為我們勾勒出一幅“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的淡泊境界。1977年8月,美國發(fā)射的“旅行者”2號太空船上,放置了一張可以循環(huán)播放的鍍金唱片,從全球選出人類代表性藝術(shù),其中收錄了著名古琴大師管平湖先生演奏的長達七分鐘的古琴曲《流水》用以代表中國音樂。這首曾經(jīng)由春秋時代著名琴家伯牙的彈奏而與鐘子期結(jié)為知音好友的古曲,如今又帶著探尋地球以外天體“人類”的使命,到茫茫宇宙尋求新的“知音”。

  古琴的聲音是非常獨特的,一般人聽琴樂能感到古琴的安靜悠遠。“靜”可以說是琴音的最大特點,琴音也被稱為“太古之音”、“天地之音”。這里的“靜”有兩層意義,一是撫琴需要安靜的環(huán)境,二是撫琴更需安靜的心境。古琴有三種音,都非常安靜。散音松沉而曠遠,讓人起遠古之思;其泛音則如天籟,有一種清冷入仙之感;按音則非常豐富,手指下的吟猱余韻、細微悠長,時如人語,可以對話,時如人心之緒,縹緲多變。泛音象天,按音如人,散音則同大地,稱為天地人三籟。因此古琴一器具三籟,可以狀人情之思,也可以達天地宇宙之理。在古琴音樂三音交錯、變幻無方、悠悠不已之中,凡高山流水、萬壑松風、水光云影、蟲鳴鳥語及人情復(fù)雜之思和宗教哲學之理,盡能蘊涵表達。宋代《琴史》中說:″昔圣人之作琴也,天地萬物之聲皆在乎其中矣。″晉時嵇康作《琴賦》曰:“眾器之中,琴德最優(yōu)。”也就是認為在各種樂器中,古琴是最好的,具有最優(yōu)異的品德,最適宜君子作為修養(yǎng)之具。琴音的松沉曠遠,能讓人雪躁靜心,感到和平泰然的氣象,體驗內(nèi)心的祥和喜樂;琴樂的潔凈精微,能讓人感發(fā)心志、瀉泄幽情,化導不平之氣、升華心靈意境。歸根結(jié)底,就是以七弦琴中的“含至德之和平”(《琴賦》),來養(yǎng)成君子“中和”的品德、達成“樂教”的目的。魏晉之后,佛道思想又融入古琴,尤其是道家“大音希聲”(老子)、“至樂無樂”(莊子)的思想,在七弦琴中能得到最好的體現(xiàn)。琴音的低緩悠遠、縹緲入無,讓人由撫琴聽琴而進入一咱超乎音響之上的“無聲之樂”的意境,體驗到“希聲”“至靜之極”的境界;莊子將這種虛靜的、通乎天地萬物的境界稱為“天樂”,“以虛靜推于天地,通于萬物,此之謂天樂”(《莊子·天道》)乃是一種天人相和、無言而心悅、超乎音響感受之上的精神境界。在佛家,則稱之為“空”的體驗、乃是一種“無我之境”。

  琴的創(chuàng)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農(nóng)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等說,作為追記的傳說,可不必盡信,但卻可看出琴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根據(jù)文獻記載,先秦時期,古琴除用于郊廟祭祀、朝會、典禮等雅樂外, 一度盛興于民間,深得人們喜愛,用以抒情詠懷。關(guān)于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當時的民間詩歌集《詩經(jīng)》中得到印證?!对娊?jīng)·周南·關(guān)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詩經(jīng)·小雅·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萍。我有嘉賓,鼓瑟鼓笙”;《詩經(jīng)·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詩經(jīng)·小雅·鼓鐘》:“鼓鐘欽欽,鼓瑟鼓琴”;《詩經(jīng)·小雅·甫田》:“琴瑟擊鼓,以御田祖”;《詩經(jīng)·鄘風·定之方中》:“椅桐梓漆,爰伐琴桑”;《詩經(jīng)·鄭風·女曰雞鳴》:“琴瑟在御,莫不靜好”;這說明古琴至少在春秋時期,便是一件在民間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愛的樂器。古琴在古代人們的認知度是相當廣泛的,“四大名著”中有三部明確有對琴的描寫,古代詩詞、史書、小說、戲文、繪畫、古董瓷器……古琴大量存在,史實、文學、藝術(shù)作品均來源于實際生活,這得有多么廣泛的社會基礎(chǔ)才能造成這種現(xiàn)象。所以說,古琴在我國古代民間曾經(jīng)是相當普及的,至少在讀書人中是家喻戶曉。也正因為這樣,有著數(shù)千年歷史的古琴藝術(shù)終于傳承到了今天。

  2003年11月7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總部宣布了世界第二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zhì)遺產(chǎn)代表作”,中國的古琴名列其中。2006年5月20日,古琴藝術(shù)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劃分在“民間音樂”類。

  古琴的結(jié)構(gòu)

  琴一般長約三尺六寸五(約120—125公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說象周天365度)。一般寬約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約二寸(6公分左右)。琴體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別象征天地,與古時的天圓地方之說相應(yīng)和。整體形狀依鳳身形而制成,其全身與鳳身相應(yīng)(也可說與人身相應(yīng)),有頭、頸、肩、腰、尾、足。

  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內(nèi)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宮、商、角、徵、羽。后來文王囚于羑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為文弦;武王伐紂,加弦一根,是為武弦。合稱文武七弦琴。

  《琴當序》中記載:“伏羲之琴,一弦,長七尺二寸。”桓譚《新論》中記載:“神農(nóng)之琴以純絲為弦,刻桐木為琴。”傳說舜定琴為5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紂又增一弦為七弦。曾侯乙墓出土的據(jù)說是10弦琴。聽說古時還有32弦琴。

  “琴頭”上部稱為額。額下端鑲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稱為“岳山”,又稱“臨岳”,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兩個音槽,位于中部較大的稱為“龍池”,位于尾部較小的稱為“鳳沼”。這叫上山下澤,又有龍有鳳,象征天地萬象。岳山邊靠額一側(cè)鑲有一條硬木條,稱為“承露”。上有七個“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個用以調(diào)弦的“琴軫”。琴頭的側(cè)端,又有“鳳眼”和“護軫”。自腰以下,稱為“琴尾”。琴尾鑲有刻有淺槽的硬木“龍齦”,用以架弦。龍齦兩側(cè)的邊飾稱為“冠角”,又稱“焦尾”。

  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經(jīng)岳山、龍齦,轉(zhuǎn)向琴底的一對“雁足”,象征七星。

  琴腹內(nèi),頭部又有兩個暗槽,一名“舌穴”,一名“音池”,一名“納音”尾部一般也有一個暗槽,稱為“韻沼”。與龍池、鳳沼相對應(yīng)處,往往各有一個“納音”。龍池納音靠頭一側(cè)有“天柱”,靠尾一側(cè)有“地柱”。使發(fā)聲之時,“聲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余韻”。由于琴沒有“品”(柱)或“碼子”,非常便于靈活彈奏,又具有有效琴弦特別長,琴弦震幅大,余音綿長不絕等特點,所以才有其獨特的走手音。

  就構(gòu)造而音,琴的各部分結(jié)構(gòu)十分合理。其體積不大不小,既便于攜帶,又方正雅致。有心品琴,其形已足以使人心怡。 從琴各部分的命名亦可著出琴制之受儒家思想的影響。

  琴前廣后狹,象征尊卑之別。宮、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種社會等級。后來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稱為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十三徽分別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征閏月。古琴有泛音、散音和按音三種音色,泛音法天,散音法地,按音法人,分別象征天、地、人之和合。這些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征意義實反映出儒家的禮樂思想及中國人所重視的和合性。因為禮的作用是為了保障個體,使個性有所發(fā)揮,樂以同和,其作用是與群體諧協(xié)。禮樂之同時并用可使個體和群體之間能互相調(diào)劑,形成人與人之間平和而合理的生活。所以禮樂這兩套表面相反的技藝的推行,實為求達到相輔相成的和合性的目的。而從古琴形制命名所借用的社會秩序、等級的名稱來著,可見其制作形制即寓有教化人倫的深意。


看過“古琴基礎(chǔ)知識“的人還看了:

1.樂理基礎(chǔ)知識

2.古琴譜的樂理知識

3.古琴是什么樂器

4.樂理入門基礎(chǔ)知識

5.古箏入門基礎(chǔ)知識

96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