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養(yǎng)生吃什么食物好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jié)日,這一天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設壇祭祀。在現(xiàn)在,人們在立冬之日,也要慶祝一下?,F(xiàn)在就跟著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一看立冬養(yǎng)生吃的食物,資料僅供參考。
立冬養(yǎng)生吃的食物
1、白菜
冬天是各類蔬菜的淡季,但卻是大白菜大量收貨的季節(jié)。北方有句諺語說的是“立冬砍白菜”說的就是立冬以后吃白菜。大白菜的生長期大約在一百天左右。過早長不實,達不到豐收目的。過晚的話收獲稍不及時極就容易凍在地里。“立冬不起菜,別把老天怪”這句話說的就是立冬后的天氣變化多端,隨時都有大雪封地的可能。所以,每年立冬前后我們就會看到大白菜開始上市,冬儲大白菜也就正當時。
2、香菇
香菇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50多種酶及游離氨基酸、膽堿、腺嘌呤、麥角甾醇及香菇多糖,有抑制體內(nèi)合成膽固醇,促進膽固醇分解和排出,防止血脂升高的功效。
3、生姜
生姜性熱,味辛,有溫暖、發(fā)汗、止嘔、解毒、溫肺等作用。
4、白果/銀杏
銀杏素有“公孫樹”的美稱,因為它的生長周期長,樹齡超過四十年才能大量結果。白果就是銀杏果實中的內(nèi)核的部分,古時因其外殼色白又稱“銀果”,形狀與杏仁比較類似。因為稀罕,白果在宋代即是皇家的貢品,如今在日本、歐洲也有普遍的食用習慣。雖然白果的營養(yǎng)豐富,但它的代謝產(chǎn)物也含有微量的氫氰酸,因此每日需要控制攝入量,并且最好是熟食。加在粥湯中同煮,是極好的補品之一,最簡單的食用方法可以用微波爐加熱,味道便已足夠香美。
5、黑豆
黑豆是各種豆類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比豬腿肉多一倍還有余。它含有的脂肪主要是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其中人體需要的必需脂肪酸占50%,還有磷脂、大豆黃酮、生物素,所以吃黑豆沒有引起高血脂之虞,還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中醫(yī)認為,黑豆性平味甘,有潤腸補血的功能。
6、羊肉
在寒冬臘月里,人體的陽氣潛藏于體內(nèi),于是身體就很容易出現(xiàn)手足冰涼,氣血循環(huán)不良等多種現(xiàn)象。冬季進補的目的,就是要養(yǎng)護人體的陽氣,使身體保持溫暖,補充身體的陰血。其中羊肉就符合了這樣的進補原則,所以羊肉是冬季進補的最佳食物。寒冬里吃過羊肉爐以后,冰凍的身體就會立刻溫暖起來哦,一身的寒氣也漸漸的消失。
立冬節(jié)氣的天氣特點
立冬前后,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降水顯著減少,空氣一般漸趨干燥,土壤含水較少。高原雪山上的雪已不再融化。在華北等地往往出現(xiàn)初雪,北京的初雪比較難預報,影響也大,往往需要特別關注。長江以北和華南地區(qū)的雨日和雨量均比江南地區(qū)要少。此時,降水的形式出現(xiàn)多樣化:有雨、雪、雨夾雪、霰、冰粒等。當有強冷空氣影響時,江南也會下雪。
西南地區(qū)典型的華西連陰雨結束,但相對全國雨水基本都少的情況,它還是雨水偏多的地方。按照西南降水的時間分布,11月進入了一年中的干季。西南西北部干季的特點更加明顯。四川盆地、貴州東部、云南西南部,11月還有50毫米以上的雨量。在云南,晴天溫暖,雨天陰冷,流傳有“四季如春,一雨便冬”的說法。如果遇到較強的冷空氣入侵,有暖濕氣流呼應,南方地區(qū)的過程雨量還會較大。
隨著冷空氣的加強,氣溫下降的趨勢加快。北方的降溫,人們習以為常。從10月下旬開始,先后供暖,人們好在還有一個避寒之地。而對于此時處在深秋“小陽春”的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人們,如果遇到強冷空氣迅速南下,有時不到一天時間,降溫可接近8-10℃,甚至更多。但畢竟大風過后,陽光照耀,冷氣團很快變性,氣溫回升較快。氣溫的回升與熱量的積聚,促使下一輪冷空氣帶來較強的降溫。此時,令人愜意的深秋天氣接近尾聲,明顯的降溫使這一地區(qū)在進入初霜期的同時,也進入了紅葉最佳觀賞期,并在11月底陸續(xù)入冬。
正常年份的11月,北起秦嶺、黃淮西部和南部,南至江南北部都會陸續(xù)出現(xiàn)初霜。偏冷的年份,11月中旬,南嶺以北也會出現(xiàn)初霜。
11月的北方,隨著冷空氣的前鋒移出,鋒后的冷空氣團開始向暖的方面變性,果沒有后續(xù)的冷空氣補充,幾天之后,溫度雖回升了,空氣質量卻逐漸變壞。特別是大城市,大氣中積累的水汽和污染微粒結合凝結后,形成煙霧或是濃霧,影響著人們的健康和交通運行。在我國西南、江南,水汽條件比北方要好,如果早晨氣溫偏低,往往有成片大霧出現(xiàn)。
根據(jù)統(tǒng)計,平均每年11月份有2-3個熱帶氣旋生成。尤其是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氣旋,還有可能發(fā)展到臺風強度。近55年中,11月份有11個熱帶氣旋在我國沿海登陸,登陸地點主要在臺灣、廣東和海南。如果當年中緯度盛行緯向環(huán)流,熱帶氣旋比較活躍,如果中緯度盛行經(jīng)向環(huán)流,也就是冷空氣強,不容易有臺風。
立冬都有的習俗
1、吃餃子
餃子的原名據(jù)稱叫“嬌耳”,是我國醫(yī)圣張仲景首先發(fā)明的。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至今還在我國民間流傳著。“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立冬意味著冬天的到來,天涼了,耳朵暴露在外邊很容易就被凍傷了,因此,吃點長得像耳朵的餃子,補補耳朵,這可是家里人對親人最貼心的關懷了。
為什么立冬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于“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jié)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F(xiàn)代人延續(xù)著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
“好吃不過餃子”,在秋冬之交,餃子當然是最不可少的美食了。在北方地區(qū),尤其是北京、天津一帶有立冬吃餃子的習俗。
我國河東水西“老天津衛(wèi)”聚居地,立冬有吃倭瓜餃子的風俗。倭瓜又稱窩瓜、番瓜、飯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種常見的蔬菜。一般倭瓜是在夏天買的,存放在小屋里或窗臺上,經(jīng)過長時間糖化,在冬至這天做成餃子餡,味道即同大白菜有異,也與夏天的倭瓜餡不同,還要藮醋加蒜吃,別有一番滋味。
2、冬泳
有意思的是,慶祝立冬的方式現(xiàn)在也有了創(chuàng)新,在哈爾濱,立冬之日,黑龍江省冬泳協(xié)會的健兒橫渡松花江,以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
對于冬泳愛好者,一定要有一定基礎,循序漸進,應該從天氣暖和時堅持每天下水,持續(xù)進行鍛煉。另外,要選擇熟悉水岸情況的地點冬泳,如果不熟悉水中及岸邊的情況,就不要輕易下水,以免發(fā)生意外。另外,要結伴而行,以便互相照顧。
其實,無論室內(nèi)運動還是戶外運動,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因為,冬季里場地、器械等密度加大,對人體的沖擊力也加大。而且,天冷時人體的肌肉、關節(jié)組織活動性降低,具有一定惰性,因此鍛煉時更要做好充分準備活動,循序漸進。
3、賀冬
賀冬亦稱“拜冬”,在漢代即有此俗。東漢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進酒肴,賀謁君師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們更換新衣,慶賀往來,一如年節(jié)。清代“至日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賀尊長,又交相出謁。細民男女,亦必更鮮衣以相揖,謂之拜冬”。(見顧祿《清嘉錄》卷十一)。
民國以來,賀冬的傳統(tǒng)風俗,似有簡化的趨勢。但有些活動,逐漸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
4、祭祖祭天
舊時,立冬這天,人們還要舉行祭祖祭天的活動。即便再忙的農(nóng)人也要在家休息一天,殺雞宰羊,準備時令佳品,一方面祭祀祖先,以盡為人子孫的義務和責任;一方面祭祀蒼天,感謝上天恩賜的豐年,并祈求上天賜給來歲風調雨順;而祭祀儀式后的酒食也可讓辛苦一年的農(nóng)人,好好犒賞一下自己。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