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知識大全 > 知識百科 > 百科知識 >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解析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解析

時間: 謝君787 分享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解析

  國家教師教育課程標準是教師資格考試科目教育知識與能力的上位標準,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解析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頃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清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字 母按要求涂黑。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在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說"和完整的紳士教育理論的學者是( )

  A夸美紐斯B洛克C裴斯泰洛齊D赫爾巴特

  【答案】B

  2、在教育目標的分類中,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姆就學生學習結果劃分的三領域是( )

  A知識、技能和技巧B知識、理解和應用技能

  C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D認知、應用和評價技能

  【答案】C

  3、馬克思認為,復雜勞動等于加倍的簡單勞動。這主要說明教育具有哪些功能? ( )

  A經(jīng)濟功能B政治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

  【答案】A。解析:復雜勞動之所以等于倍加的簡單勞動,是由于教育和訓練的結果。教育之所以能促進經(jīng)濟增長,帶來社會經(jīng)濟效益,其直接的原因就在于教育可以生產(chǎn)和提高勞動者的勞動能力,可以把簡單勞動變?yōu)閺碗s勞動,從而可以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

  4、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指導下,我國從清末開始試圖建立現(xiàn)代學制。在頒布的諸多學制中第一次正式實施的是( )

  A壬寅學制B癸卯學制C壬子癸丑學制D壬戌學制

  【答案】B

  5、教育的本質特點是( )

  A影響人的身心發(fā)展B促進社會發(fā)展

  C有目的地培養(yǎng)人D完善人的自身發(fā)展

  【答案】C

  6、在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要求義務教育課程實施( )

  A六三學段設置B五四學段設置C九年整體設置D多種形式設置并存

  【答案】C

  7、主張課程的內容和組織后以兒童的興趣或需要為基礎,鼓勵學生"做中學",通過手腦并用以獲得直接經(jīng)驗,這反映的課程類型是( )

  A、學科課程B、活動課程C、分科課程D、綜合課程

  【答案】B

  8、教師進行教學的直接依據(jù)是( )

  A、課程計劃B、課程目標C、課程標準D、教科書

  【答案】C

  9、羅老師講解"觀潮"這篇課文時,通過播放視頻,讓學生真切感受到錢塘江大湖的雄偉壯觀。他在教學中貫徹了( )

  A、直觀原則B、科學性和思想性想結合C、循序漸進D、鞏固性

  【答案】A

  10、陳老師在講"二氧化碳性質"時,講臺上放著兩瓶沒有標簽的無色氣體,其中一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氣。怎么區(qū)分他們呢?陳老師邊說邊將燃燒的木條分別深入兩個集氣瓶中,告訴學生使木條熄滅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條繼續(xù)燃燒的是空氣。這種教學方法是( )

  A、實驗法B、講授法C演示法D、談話法

  【答案】C

  11、張老師在工作中,注重以自己的高尚品德、人格魅力以及對學生的深切的期望觸動、感化學生,促使學生思想變蛻變。這種德育方法是( )

  A、實際鍛煉法B、評價法 C、個人修養(yǎng)發(fā)D、情感陶冶法

  【答案】D

  12、成人與幼兒對一幅畫的知覺有明顯差異,幼兒只會看到這幅畫的主要構成,而成人看到的是畫面的意義,,這反映的知覺特性是( )

  A、理解性B、選擇性C、恒常性D、整體性

  【答案】A

  13、曉東在記憶英文單詞時,如果不對其加以復述,這個單詞在他頭腦中只能保持幾十秒。這種記憶現(xiàn)象是( )

  A、瞬時記憶B、短時記憶C、長時記憶D、內隱記憶

  【答案】B

  14、中學生曉波遇到物理實驗發(fā)現(xiàn),鐘表的擺動幅不取決于鐘鏈的材料或重量,而是取決于鐘擺的長度。根據(jù)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曉波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已達到()。

  A、感知運動階段B、前運算階段C、具體運算階段D、形式運算階段

  【答案】D

  15、小麗是一名熱愛班級、團結同學、樂于助人和誠實正直的學生,這主要反映了小麗的哪種性格結構特征? ( )

  A態(tài)度特征B情緒特征C理智特征D意志特征

  【答案】A

  16、中學生小輝因害怕被教師批評而遵守上課紀律。根據(jù)科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小輝的道德發(fā)展處于哪個階段? ( )

  A相對功利取向B懲罰服從取向C尋求認可取向D遵守法規(guī)取向

  【答案】B

  17、中學生曉華喜歡幫助有困難的人,他認為其他同學與他一樣也喜歡幫助有困難的人。這種現(xiàn)象屬于( )

  A退行B投射C升華D文飾

  【答案】B

  18、李老師不僅掌握了所教學科的定理法則而且還能分析學生的心理特點與教學策略的密切關系,這主要體現(xiàn)了李老師的哪種教學能力? ( )

  A教學監(jiān)控能力B教學操作能力 C教學認知能力D教學反思能力

  【答案】C。解析:教學認知能力是以教學系統(tǒng)為認知對象,對教學目標、學習任務、學習者特點、教學策略與方法以及教學情境等進行分析判斷的能力。

  19、初二( 5 )班學生在課堂上非常注隼自己在老師心目中的形象,希望老師喜歡他們。該班學生的課堂紀律發(fā)展處于( )

  A人際紀律階段B自我服務階段

  C自我約束階段D相互協(xié)同階段

  【答案】A。解析:人際紀律階段,大多數(shù)學生關心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希望別人喜歡自己。

  20、董老師總是希望在課堂上盡可能地滿足學生愛與被愛的需要。董老師的做法體現(xiàn)了哪種課堂取向? ( )

  A建構取向B行為取向C認知取向D人本取向

  【答案】D

  21、中學生曉陽總認為他是一個完美的人、任何事情都會按自己的意愿發(fā)展,但是現(xiàn)實往往事與愿違,這讓他非??鄲溃M玫叫睦磔o導老師的幫助,如果對曉陽進行心理輔導,最可行的辦法是( )

  A放松訓練法B系統(tǒng)脫帔去 C理性情緒法D代幣強化法

  【答案】C

  下一頁分享更多有關“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解析”的內容

  二、辨斫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22、全面發(fā)展就是指學生德智體諸方面平均發(fā)展。

  【參考答案】

  這句話是錯誤的。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構成。它們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相互制約,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共同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但是全面發(fā)展不代表是平均發(fā)展,全面發(fā)展的同時也要促進個性發(fā)展,針對不同學生因材施教。因此這句話是錯誤的。

  23、教學中"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參考答案】

  這句話是正確的。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觀強調:教學從”教會學生知識"轉向"教會學生學習","授之以魚"是指傳授給學生知識,而"授之以漁"是指傳授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在教學中,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更重要,重視讓學生自己學會學習。符合新課改教學觀的要求,因此是正確的。

  24、程序教學是合作學習的一種重要形式。

  【參考答案】

  這句話是錯誤的。程序教學是斯金納提出的一種教學授式,強調把教材內容細分成很多的小單元,構成由易到難的很多層次或小步子,讓學生循序漸進,依次進行學習。這是一種個別化的學習方式,適合那些能力高且個性獨立的學生,是一種自學程序,缺少互動性。而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兮學習。因此,程序教學不是合作學習的一種重要形式。

  25、兩種學習材料的相似度越高越容易產(chǎn)生正遷移。

  【參考答案】

  這句話是錯誤的。正遷移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而兩種學習材料相似程度高,即可能起到促進作用,也可能起到阻礙作用、所以不一定是正遷移,也有可能是負遷移。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26、簡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參考答案】

  (1)教學具有篩選、整理、傳遞和保存文化的咋用;(2)教學具有傳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 )教育具有選擇、提升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更新和創(chuàng)造文化的作用。

  27、教師備課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參考答案】

  備考是教師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門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最適合的表達方法和順序, 以保證學生有效地學習。

  首先,備課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鉆研教材、了解學生、設計教法。鉆研教材,要學習學科課程標準、鉆硏教科書和閱讀有關參考資料。了解學生要全面,還要了解學生的個體情況。設計教法要考慮教學方法、 學生的學法等方面。

  其次,備課要寫好三種計劃。第一種計劃是學年(或學期)教學計劃,第二是課題或單元計劃,第三是課時計劃,即教案。

  28、簡述壓力產(chǎn)生的來源。

  【參考答案】

  (1)軀體性壓力源:軀體性壓力源是指通過對人的軀體直接發(fā)生刺激作用而造成身心緊張狀態(tài)的剌激物。

  (2 )心理性壓力源:心理性壓力源是指來自人們頭腦中的緊張性信息。

  (3 )社會性壓力源:社會性壓力源主要指,造成個人生活方式上的變化,并要求人們對其做出調整和適應的情境與事件。

  (4 )文化性壓力源:文化性壓力源是指,要求人們適應和應付的文化變化問題。

  29、簡述教師培養(yǎng)學生注意力的方法。

  【參考答案】

  (1)正確運用無意注意規(guī)律組織教學活動。

  (2)運用有意注意的規(guī)律組織教學,提高學習的自覺性。

  (3 )運用兩種注意相互轉換的規(guī)律組織教學,引導學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注意形式,保持學習活動。

  (4)要根據(jù)注意的特點和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8分,共36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30、材料

  大學畢業(yè)不久,我就擔任了初二( 1)班的班主任,一天中午,一個學生急匆匆地跑來說,"老師,小楊不知為什么事,正和2班的老師爭吵、還罵老師了。"我趕緊過去問緣由,得知2班的衛(wèi)生區(qū)有幾片廢紙,被學校的值日生扣了分,據(jù)說2班有學生看見他正好走過,就告訴王老師,認為紙是他扔的。于是王老師就找到小楊,并訓斥了他。小楊不服氣,就罵老師"瞎了眼",結果惹惱了王老師。我當時也很生氣:"小楊,就算你沒扔,也要好好和王老師說明,怎么可以罵老師呢?""他根本不聽我說,劈頭蓋臉地訓斥我、、、、、、"見他如此沖動,我知道這時說什么都沒有用,要等待時機。

  機會終于來了。在學校舉辦的秋季運動會上,我充分發(fā)揮了小楊熱愛體育的特長,引導他為班級參加的體育項目出謀劃策,協(xié)助體育委員組織訓練,鼓勵他報了大家都不愿意參加的3000米長跑。對此我對他提出表揚,并號召全班同學向他學習。

  運動會那天,小楊的3000米長跑得了冠軍,成為班級M亮的一顆星,很多同學和他擁抱,給他送水、 送毛巾,為他熱烈鼓掌,使他感到了集體的力量和溫暖。會后我找他談心:"小楊,運動會證明了你的實力,說明你是一個不甘落后的好學生,我相信你也會在其它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取得好成績。"

  "老師,你真的相信我嗎?""我當然相信你。"他的眼睛中閃爍出激動的亮光,突然說:"那么老師, 你也相信那天的廢紙不是我扔的嗎?我敢對天發(fā)誓,真不是我扔的。"看到他委屈而又可笑的樣子,我笑了 :"我相信你,當時我就相信不是你干的!""真的嗎?"他很驚訝,也很高興。"可你也有錯,知道錯在哪嗎?"他有些不好總思地低下頭:"知道,老師,我會給王老師道歉的,您放心!

  此后小楊同學各方面有了長足的轉變。

  問題:

  (1)案例中的"我"主要貫徹了哪些德育原則?( 8分)

  (2 )請結合案例加以分析論述。(10分)

  【參考答案】

  (1)教師的做法符合了德育了疏導原則、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則、利用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和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則,値得我們學習。

  (2 )材料分析:

  首先、教師的做法體現(xiàn)了疏導原則。材料中,當小楊同學情緒激動,與老師發(fā)生爭執(zhí)的時候,沒有立刻發(fā)作,辱罵學生,而是采用了冷處理,并不與小楊爭執(zhí),等待時機;后來借著運動會的機會循循善誘,讓學生自己認識到問題,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效果。

  其次,教師的做法體現(xiàn)了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則。教師根據(jù)小楊在跑步方面的特長,鼓勵他積極參與運動會角逐,讓小楊通過運動會實現(xiàn)自己價値,提升集體自豪感,促進個人在其它方面的進步。

  其三,教師的做法體現(xiàn)了利用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材料中,教師在比賽前鼓勵他挑戰(zhàn)自己,積極訓練;比賽獲獎后、又利用這個機會給予表揚,引導他在其他方面嚴格要求自己。最后,教師的做法體現(xiàn)了正面教育和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則。材料中,老師一方面對于學生的體育成績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揚、另一方面也給學生提出了紀律要求、讓學生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

  31、材料

  小美很喜歡唱歌,從小就希望自己在音樂方面有所成就。在她還沒有確定是否報考音樂學院前,她在眾人面前能很好的展示自己的歌聲。她確定報考音樂學院后,學習更加勤奮努力,希望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但是在音樂學院的專業(yè)課面試過程中,由于她極度渴望有完美的表現(xiàn),結果事與愿違,不但沒有發(fā)揮出應有的水平,而且比平時更差,導致面試失利。這個結果讓大家很詫異,她自己也無法接受。

  (1)請運用動機相關知識解釋小美專業(yè)課面試失利的原因。(10分)

  (2)假設你是班主任,你如何幫助小美在下次面試中發(fā)揮正常水平?( 8分)

  【參考答案】

  (1)小美專業(yè)課失利是因為她報考音樂學院時,沒有保持一個最佳的動機水平。

  耶克斯和多徳森定律中提出:中等動機最有利于任務的完成。動機強度過低時,缺乏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工作效率不可能提出;動機強度超過頂峰時,工作效率會強度增加而不斷下降。材料中,小美為了實現(xiàn) 考上音樂學院的目標,極度渴望有完美的表現(xiàn),這種過強的動機可能會使小美處于焦慮和緊張的狀態(tài),進一步干擾她正常水平的發(fā)揮。保持過強的動機反而適得其反。

  (2)作為班主任,應通過以下方式幫助小美:

  首先,根據(jù)不同性質的學習任務對小美提出不同的要求。根據(jù)耶克斯和多德森定律,各種教學任務所達到最佳學習效果所需要的學習動機水平岸不一樣的。對此,作為班主任,應根據(jù)不同性質的學習任務對小美提出不同的要求。針對較易完成的任務,對小美提出高要求;針對較難的任務,對小美提出低一些的要求。其次,幫助小美進行恰當歸因,重拾信心。有些考生在經(jīng)歷了失敗之后,既沒有前行的動力,也沒有了回頭的勇氣。為避免這一現(xiàn)象,班主任應及時對小美進行恰當歸因,找出上次失敗的原因,鼓勵小美在下次考試中超越自我。

  第三,充分利用反饋信息,有效進行獎懲。當小美保持較高的學習動機時,班主任應適當減少獎勵;當小美保持較低的學習動機時,班主任要及時指出,幫助她正確認識即將完成的任務難度。

  最后,給予小美成功的滿足,增長其自信心。在學習中,學生如果獲得成功,就會產(chǎn)生愉快的心情。對于小美來說,這種愉快的情緒可以幫助她長自信心,建立學習和愉快情緒之間的穩(wěn)定聯(lián)系。


看過“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解析“的人還看了:

1.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簡答題及答案

2.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簡答題及答案

3.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試卷及答案

4.2015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大綱《教育知識與能力》

5.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點:教育目的

128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