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茶文化的介紹
北京茶文化的介紹
北京茶文化是什么,它的特征又是什么?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北京茶文化的介紹,希望對您有用。
北京茶文化的介紹
七碗茶過后已是飄飄欲仙
有人說,茶產在南方,北方談不到茶文化,說北京人只會喝高末,茶里泡的茶末。北京解放以前,窮人確實喝不起好茶,只能喝一些碎末,就是賣出好茶后剩下的末茶。但并不能由此說北京沒有茶文化,北京不僅有茶文化,而且檔次還很高。
首先,北京地區(qū)出了一個茶的亞圣,僅次于陸羽的圣人,他就是唐代著名詩人盧仝。盧仝是涿州人,離北京僅百里左右。范陽盧氏家族是一個文化家族,從漢代就出文化人。盧仝為什么被稱亞圣呢?這是因為他寫過一首詩,原名叫《走筆謝孟諫議送寄新茶》,詩中有一段形容飲茶過程,所以人們通俗地又叫它《七碗詩》。他寫道“一碗喉吻潤”,頭一碗茶只不過潤潤嗓子;“兩碗破孤悶”,把心里悶氣破解一下;“三碗搜枯腸”,李白說:“斗酒詩百篇”,而盧仝說飲三碗茶就有“文字五千卷”。接著“四碗發(fā)輕汗”,“人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喝茶以后,把污濁之氣發(fā)泄出來了;然后“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最后說第七碗,“七碗喝不得也”,因為此時“兩腋習習清風生”,我喝七碗的時候就要上天成仙了。然而又馬上詩意轉折——我不知道老天爺,你是不是看見了,那些茶農在山里種茶是多么辛苦!天下的蒼生是多么辛苦!我們是不是應當分給他們一點茶呢。他寫了一種雨露均分的思想,這首詩把茶的精神寫出來了,從生理反應,一直到思想反應,最后端出儒家雨露均分思想,不愧是亞茶圣。
元朝人喝茶不是為了助消化
再有,北京是六朝古都,文人薈萃的地方,任何一種文化,到北京以后就要抬升一步,得到一種提煉。其實北京不僅有茶文化,而且層次很高,比如文人士大夫的茶文化,在《紅樓夢》里有這樣的描定,劉姥姥進大觀園以后轉到櫳翠庵,妙玉請大家喝茶,這妙玉看不起劉姥姥,就弄個犀牛角杯,還有什么玉杯請寶釵、黛玉和寶玉喝茶,那劉姥姥喝過的杯子,她要扔了,還是汝窯的。賈寶玉有點同情心,說,你給我吧,我出去賣了,賣點錢。還有用的水,是梅花上的雪,然后集了一大甕。實際上曹雪芹所寫的這些都是北京文人的茶文化,可見北京文人茶文化是非常講究的。北京有很多好的茶人,即使在元朝也是如此。有人說,元代的人喝茶是為了助消化,因為少數民族愛喝牛奶和羊奶,其實不完全是這樣。頤和園旁邊有元代名臣耶律楚材的墓,耶律楚材在一首詩中曾說,我若幾天沒有喝到餅茶,心里就像堵了一樣,可見他對茶的愛是非常深的。
當然最興盛的時期,我認為是在明清的宮廷茶文化,中國茶文化這時到了一個最高點,當然它僅僅是一個側面了。因為從宮廷茶文化和朝廷的禮儀上來講,唐、宋、遼、金、元反映得比較清楚。比如說外國使臣來了,我們要賜茶,外國使臣走的時候,也要送茶葉。這都是一種正式的禮節(jié)。但到了明、清兩代不僅如此,它還和文明教化結合了起來。
關公巡城是儒家思想的體現
茶文化反映了我們中華民族一種很高的思想境界,特別是雨露均分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流傳至今的一些民間的喝茶習俗很有意思,比如說倒茶,有十來個小碗,小杯子,倒茶人拿把小壺先來個關公巡城。這說明什么,他認為一個壺里的茶,上邊跟下邊的質量、營養(yǎng)不一定很均勻,我只有這樣轉著倒,每個碗里的營養(yǎng)才均衡,雨露均分嘛。最后把非常濃的茶水滴在每一個碗里,這叫韓信點兵,名字非常有意思。不管關公巡城,還是韓信點兵,都說明茶壺里泡的茶前后質量不一樣,所以在沏茶的過程當中應當均勻地分配到各個碗里。其實,重視民生、雨露均分在封建社會里根本做不到,但是這種以民為本的思想是儒家文化在北京茶文化里的突出反映。北京是皇城,統(tǒng)治階級就是裝樣子,也要提倡這種思想。
北京茶文化的種類
(一)茉莉香茶 包括所有經過茉莉花窨焙的香片茶。其中細目不下二三十種,以“蒙山云霧”、“蒙山仙品”為最北京茶文化的介紹佳,以次有“黃山鳳眉”、“黃山仙霧”、“雙窨梅蕊”、“雙窖茗芽”、“老竹大方”、“鐵葉大方”等,此類香片茶有的也曾充貢品,由兩淮鹽運使呈進,以黃山所產為主。至于此類四個字的雅名,只是茶店對顧客的介紹,實際內行另有簡名。即購者也只說要多少錢一斤的龍井或香片,沒有呼名的。
(二)珠蘭清茶 茶經窖制則失茶味,但不經窨制又只覺苦澀,而珠蘭茶可緩其沖。此類茶葉另銷一部分嗜愛者,并非普通人的喜好。珠蘭茶在茶店呼為“蘭窖”,有“蘭窖巖頂”、“蘭窨娥眉”、“蘭窖寶珠”等,有一二十種名稱。京人通稱為“蓮蕊”,寫于茶館茶牌上的,只是珠蘭茶中的一種名稱。珠蘭茶顏色清淡而非龍井,亦非素茶,非靜心人不能辨其妙點。
(三)武夷紅茶 紅茶為熟茶的一種,冬天飲之能祛寒暖腹。此種茶向為舊京人所不喜歡,一般家庭中極為少見。自歐風東漸,跳舞廳、咖啡館里都有了紅茶,西餐館用紅茶代替咖啡,有時還加牛奶、砂糖,于是紅茶大走“紅運”,茶食店中有了紅茶,新家庭中也預備下紅茶,但早茶晚酒之士是不屑問津的。紅茶以“鐵觀音”、“上下巖茶”為最佳,以次有“龍須”、“白毫”、“紅壽”、“九曲君眉”、“桂花紅眉”、“大紅袍”、“紅雨淋”,名色佳雋,更有做成茶團或茶束成對計價的,如“水鮮龍團”、“武夷龍須”等。
(四)龍井綠茶 茶店以“紅綠花茶”四字為號召,紅即紅茶,綠則指龍井及六安素茶。
龍井茶自以西湖龍井所產得名,但龍井地大不過一頃,能有多少茶樹?即西湖近處亦不見得能喝著真龍井,何況遠隔數千里,幾元錢就能買一斤呢!茶店將龍井叫做“龍茶”,倒實際一些。按等級分,最好的是“超等龍茶”,其次才是“西湖龍井”、“明前貢龍”、“春分貢龍”等。綠茶尚有“洞庭碧螺”、“四望攀針”、“六安梅片”、“六安針晃”、“六安春茶”等,最次的是“大廣了”。
(五)各種花茶 茶店中花茶以菊花為正宗,有“貢菊”、“黃菊”、“白菊”等,統(tǒng)名之為茶菊,和藥店所售有粗細之別。此外“霍山石斛”也列入花茶之中,但價值高昂,多有不預備的?;ú柽€有“枸櫞茶”、“野薔薇茶”、“桑頂茶”、“桑芽茶”、“苦丁茶”、“玫瑰花”、“安化貢尖”等類。至于窖茶中的茉莉花、珠蘭花,也叫花茶。近年蘇州首以“玳玳花”入茶,漸傳北方,玳玳花已成今日茶店中必有品了。
(六)普洱茶 昔盛今衰的普洱茶產自云南的普洱,種類也不少,以“蠻松芽茶”為最佳,次為“蠻松普洱”。它的裝制與一般茶葉不同,裝成茶餅的名“七星餅”,裝成茶磚的名“普洱茶磚”,裝成茶膏的有“普洱茶膏”,裝成茶團的,分大小兩種,大的重百兩,名“百兩普洱團”,小的可以零星稱用,名“普洱星團”。喝普洱茶必須熬煎,有時還要加姜片,為邊塞旅行的必備之品。
茶葉在產地采摘以后即經人工擇制。紅茶更須經過炒、曬、蒸等手續(xù),茶的寒性全被滌凈。其他窨茶綠茶則稍經加工即直運各地,所謂雙窨是到銷地以后重加茉莉花窨蒸,花的數量要與茶成比例,過多過少皆不可。窖焙有一定時間,大約為一對時(二十四小時),至時開封。不及時味不佳,稍過時味亦變臭,即香極生臭之理。
北京茶文化的介紹相關文章:
2.北京茶道館的介紹
3.中國茶文化的簡介
7.中國茶道精髓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