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茶泡茶的方法及茶道的書籍
你們知道學茶泡茶的方法和茶道的書籍是什么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學茶泡茶的方法及茶道的書籍,一起來看看。
學茶泡茶的方法
1 燙壺:燙壺:在泡茶之前需用開水燙壺,一則可去除壺內(nèi)異味;再則熱壺有助揮發(fā)茶香。
2 溫杯:用燙壺熱水倒入茶盅內(nèi),再行溫杯。
3 置茶:一般泡茶所用茶壺壺口皆較小,需先將茶葉裝入茶荷內(nèi),鑒賞茶葉外觀,再用茶匙將茶荷內(nèi)的茶葉撥入壺中,茶量以壺之三分之一為度。
4 高沖:沖泡茶葉需高提水壺,水自高點下注,使茶葉在壺內(nèi)翻滾,散開,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稱“高沖”。
5 刮沫:刮去茶葉表層的一層泡沫,之后蓋上壺蓋靜置稍許。
6 低斟:把泡好的茶斟入杯中,茶壺壺嘴與茶盅之距離,以低為佳,以免茶湯內(nèi)之香氣無效散發(fā),俗稱“低泡”。這樣不會起泡沫,也不會濺出。
7 聞香:品茶之前,需先觀其色,聞其香,方可品其味。
8 品飲:先要舉杯將茶湯送入鼻端聞香;接著用拇指和食指按住杯沿,中指托住杯底,舉杯傾少許茶湯入口,含湯在舌尖回旋細品,頓覺口有余甘;一旦茶湯入肚,鼻口生香,咽喉生“兩腋生風”,回味無窮。
茶道的書籍
1.《茶經(jīng)》
《茶經(jīng)》是一部世界現(xiàn)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專著,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此書是一部關(guān)于茶葉生產(chǎn)歷史、源流、現(xiàn)狀、生產(chǎn)技術(shù)以及飲茶技藝的劃時代茶學專著。
2.《煎茶水記》
這是一本現(xiàn)存最早的專門論水評泉的著作。全文僅約900字,共列出全國宜茶用水20處。
3.《品茶要錄》
本書共10篇,一至九篇論制茶過程中應當避免采造過時、混入雜物、蒸不熟、蒸過熟、烤焦等情況。對今天辨別茶葉質(zhì)量仍然有參考價值。第十篇討論各產(chǎn)茶之地的特點。
4.《大觀茶論》
《大觀茶論》為宋代皇帝趙佶所作,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部皇帝的茶專論。全書共二十篇,對北宋時期蒸青團茶的產(chǎn)地、采制、烹試、品質(zhì)、斗茶風尚等均有詳細記述。
5.《茶具圖贊》
《茶具圖贊》是中國第一部茶具專著。該書繪制了宋代著名茶具12件,一具一圖一贊語,又以擬人手法給每一種茶假以宋代官名和職責,妙趣橫生。
6.《續(xù)茶經(jīng)》
《續(xù)茶經(jīng)》是從唐代至清代之間對《茶經(jīng)》作出最完整補充的茶書,內(nèi)容是《茶經(jīng)》的10倍。
茶道泡茶流程
凈手和欣賞器具
也就是洗手,喝茶衛(wèi)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請來賓賞茶,然后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zhèn)的瓷器或宜興的紫砂壺為上,這個都是為了喝茶前有個放松心情的準備。
燙杯溫壺
就是把茶葉器具都用開水沖洗一次,目的也是為了衛(wèi)生清潔,同時給茶具預熱,這樣出來的茶的味道更香,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說這叫潔具提溫。
馬龍入宮
把茶葉放到器具里,也就是放茶過程到茶壺里,名字叫的好聽,程序簡單,表演可以適當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韻。
洗茶
將沸水倒入壺中,讓水和茶葉適當接觸,然后又迅速倒出。目的是為了把茶葉表面的不清潔物質(zhì)去掉,還有就是把沒炒制好的茶葉過濾掉。
沖泡
把沸水再次倒入壺中,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別一次把壺倒?jié)M,茶道的程序其實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這步才是平時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客人示敬。
春風拂面
完全是表現(xiàn)技巧美觀需求,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把浮在上面的茶葉去掉,為的是只喝茶水不要讓上面浮的茶葉到口中。
封壺
蓋上壺蓋,保存茶壺里茶葉沖泡出來的香氣,用沸水遍澆壺身也是這個目的。
分杯
準備喝茶開始的步驟,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玉液回壺
輕輕將壺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給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簡單點說就是給客人每人一杯茶。
分壺
然后將茶湯分別倒入每個客人的聞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滿,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奉茶
把杯子雙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禮儀,以茶奉客的中國古代禮儀之本。
聞香
這個是客人開始獨自感悟的步驟,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余香,最好能有陶醉狀,表示對主人茶的欣賞和贊嘆。
品茗
現(xiàn)在終于可以喝茶了,呵呵,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然后放下,可以在談話交流期間繼續(xù)如此,顯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茶道操作流程就是以上介紹的這樣,希望通過本文的介紹后,大家都能夠了解其中的真諦,每一個泡茶步驟都是有講究,有含義的,雖然我們?nèi)粘o嫴璨恍枰@樣繁瑣的步驟,但是在接待來賓或是茶藝表演時都應該將其做到位。
猜你感興趣:
4.茶道的著名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