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興趣愛好>其它興趣愛好>飲茶>

對茶藝和茶道的區(qū)別理解

時間: 曾揚892 分享

  在茶中,能表現出來的就是藝,只有藝才能真正表演,道是無法表演的。茶藝偏向科學;茶道偏向哲學。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對茶藝和茶道的區(qū)別理解,一起來看看。

  對茶藝和茶道的區(qū)別理解

  茶藝分為廣義和狹義兩部分:

  廣義的茶藝是研究茶葉的生產、制造、經營、飲用的方法和探討茶業(yè)原理、原則,以達到物質和精神全面滿足的學問。

  狹義的茶藝,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壺茶的技藝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藝術。如何泡好一壺茶是屬于科學,是一種技藝。泡茶的方法有千百種;但是,要泡好一壺茶一定有個公式,一個最好的方法。雖然,條條道路通羅馬,其中有一條是最省時、省力,最便捷的路,最適合您走的路,這條路就是茶藝學要尋找、探討的目的。

  如何享受一杯茶是屬于哲學,是一種藝術。品茶,因人、因時、因地,有各種狀況,無法一概而論,所謂:茶有隨時隨地味,佛有隨緣隨喜法。

  茶藝的內容包含技藝、禮法和道三部分。

  (1)技藝:就是茶的技術及藝術,其范圍包含研究茶葉的栽培、生產、制造、銷售,到如何泡好一壺茶及如何享受一杯茶,它既是科學的,也是藝術的。技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就是藝術了。

  (2)禮法:文化的存在,表現在禮節(jié)、法度上,禮法指導茶事的規(guī)矩,有了嚴整的規(guī)矩,完美的形式,才能形成茶藝,才能提升茶文化的高度和深度;沒有禮節(jié)、法度,猶如交通沒有規(guī)則,大家亂開車,就一團亂,不是文明社會。當然,規(guī)則并非全世界完全一樣,大原則、大方向一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并不是不要規(guī)矩,隨便的行事,而是遵循存在方式和狀態(tài),禮法的根本精神在此。

  (3)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技藝、禮法運作發(fā)動的起點;也是技藝、禮法運作的終極目標。藝術里一定有道,沒有道就不能成為藝術,藝道學,是藝術的最高境界。

  舉例說:“以茶道為圓心,茶藝為半徑,畫一個圓即茶文化?!眻A心是生命的定位、是生命的立足點,有立足點才能決定方向,才能選擇目標。有了方向、目標,才能創(chuàng)造生命的價值,才是人生之道,學茶藝的目的。為的是追求人生之道。圓心定位在此,半徑愈長,畫出的范圍就愈大,茶文化的范圍也越大。

  茶文化包括茶道和茶藝,包括有形的和無形的。故茶文化中有行為,有物態(tài),有思想,有制度,必須是物質加精神才是完整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形上與形下以茶藝來貫穿,茶道與茶藝的總和才是茶文化。

  “道”是普世的,所以全世界茶的精神是相通的,但因物質條件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茶文化樣貌,大致可分為紅茶文化、綠茶文化和烏龍茶文化。

  日本的茶道里千家曾倡言“一碗茶的和平”。世界五大宗教的精神都可融匯在一碗茶中,這是“一碗茶的和平”的基礎。儒家的規(guī)矩、內斂、修身;道家的自然、無為、現世;佛家的和、雅、靜、來世;____的積極、科學、入世;伊斯蘭教的純凈、絕對、清真,一碗茶中能同時將五大宗教的內涵特色接納、融合,茶文化就是這五種思想的綜合體。茶文化的最高的境界就是清真,即外在行為的潔,內在思想的清,既清又凈。既清又凈,就是無爭、無事,世間就能平靜,就能和平,這是“和、敬、清、寂”的境界,就是道。所以世界三大茶文化,雖則其分布的地域、民族、宗教、習慣、風俗等諸多不同,卻都能相融、相通,基本精神是相同的。

  中國茶文化發(fā)展的歷史悠久,但因沒有做科學的整理,用詞不準確,規(guī)范不明確,所以不夠有深度和高度。無法提升,也就不能形成茶道。中國人向來喜歡以茶會友,在品茶之余,談天說道,意興遄飛,人人自以為離道不遠,但曲終人散后,則依然故我,似這般的清談聊天,哪能把道聊出來?“道”可以自由地表達,但需要“悟沒有悟的道未必是真道。道要傳達給別人理解,一般庶民需要有工具、載體和過程,茶藝即是這個部分。

  日本茶道之所以能成為世界茶文化中的一種典型,那是因為他們的茶中有規(guī)矩、有禮法。中國人則一向不喜歡守規(guī)矩;所以,現階段如果要提升中國茶文化,應該先強調“藝”,以藝來自我約束,規(guī)范自己,當藝表現得爐火純青了,就自然入道了。就是孔子也要到七十歲以后才能“從心所欲而不逾矩”,我們一般人在初學階段更應遵循規(guī)矩而行。所以,學習茶藝是為了修習茶道,藝是助人進入道的工具、載體,是過程,同時藝也是道的形式、道的呈現。莊子書中有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解牛的刀法是藝,但解牛于無形是道,運刀能如此神妙靠的是藝中有道。

  此外,欲進入道,除了學習而外,還要有“悟”,所以禪與茶是接近的,因為禪重視“悟”。

  對茶藝和茶道的理解

  一、簡單地說茶藝是茶道的一部分,茶道除了茶藝外,還有茶葉傳統(tǒng)和現代加工工藝,茶葉知識的書籍、圖畫,紫砂、瓷器等茶具,茶百戲茶藝,茶保健,茶禮,喝茶過程中形成的修生養(yǎng)性等等,都是茶道的一部分。茶道是通過茶葉作為載體、以茶藝的作為外在形式、對品飲者、觀看者、表演者內外兼修的一種茶文化。

  二、茶藝

  茶藝即飲茶藝術,是藝術性的飲茶,是飲茶生活藝術化。中國是茶藝的發(fā)源地,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民族具有自己的茶藝。中華茶藝是指中華民族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飲茶藝術,主要包括備器、擇水、取火、候湯、習茶的技藝以及品茗環(huán)境、儀容儀態(tài)、奉茶禮節(jié)、品飲情趣等。中華茶藝不局限于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qū),已經遠播海外,有在日本的中華茶藝,有在韓國的中華茶藝,有在美國的中華茶藝等;在中國的茶藝也不都是中華茶藝,還可以有日本茶藝、韓國茶藝、英國茶藝等,不能將在中國的外國茶藝視為中華茶藝。

  茶藝之藝是指藝術,它具有一定的程序和技藝,但不同于茶學中的茶葉審評。茶藝是人文的,茶葉審評是科學的;茶藝是藝術,茶葉審評是技術;藝術是主觀的、生動的,技術卻是客觀的、刻板的。在茶藝中,所用茶為成品干茶,因而種茶、采茶、制茶不在茶藝之中。

  三、茶道

  茶道是以飲茶藝術為形,體現飲茶之道和飲茶修道過程的修道、行道方式?!安璧馈币圆铻槊?,人們通過沏茶、賞茶、飲茶來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增進友誼、品味人生,達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完善。通過飲茶,把思想升華到富有哲理的、關于世界人生本體根據的、道的境界。通過茶事活動,人們領略茶之天然特性,品味茶的芬芳香醇,感受特有的閑和寧靜、趣味無窮。古代文人墨客還喜歡在茗飲中賞花、玩月、撫琴、吟詩、對聯(lián)。

  茶道是茶與道的融合與升華。闡釋茶道即是理解和把握茶文化。茶道的文化核心是“和”。在古人看來,飲茶不象烹肉炒菜、熬粥煮飯那樣,為生存而食,而是通過茶、器具和藝術,把物性與人性有機融合?!憋嫴杓仁且粋€物質過程,更是一個藝術體現、精神享受、精神陶冶、直覺體悟的過程,這一過程就是通過茶事活動引導個體在美的享受過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養(yǎng),實現和諧安樂之道。這與中國傳統(tǒng)哲學倡導的“和諧”思想相吻合。茶道是“和”的過程。和而陰陽相調,和而五行共生,和是中庸之道,和乃“天人合一”。陸羽對此曾作專門的闡述:凡茶有九難“造、別、器、火、水、炙、末、煮、飲”(《茶經》),因而茶事活動是綜合、協(xié)調“茶、水、器、火、境”各項要素的復雜過程;具體而言,風爐用鐵鑄從“金”;放置在地上從“土”;爐中燒的木炭從“木”,木炭燃燒從“火”;風爐上煮的茶湯從“水”。煮茶的過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達到和諧平衡的過程。正因為如此,中國茶道特別是茶文化流傳千古名揚海外,人所共知。

對茶藝和茶道的區(qū)別理解相關文章

1.茶道與茶藝的區(qū)別

2.茶道與茶藝的區(qū)別是什么

3.茶藝與茶道之區(qū)別

4.茶藝和茶道的區(qū)別

5.關于茶道的理解

2496702